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华医网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医疗卫生人员线上平台,红杉资本为股东!

华医网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医疗卫生人员线上平台,红杉资本为股东

时间:2025-07-08 15:08:46 来源:非意相干网 作者:探索 阅读:224次

来源: 银柿财经 

时隔6个月,华医红杉华医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医网”)再次向港交所主板上市发起冲击,网递卫生为股联席保荐人为BofA SECURITIES和。表港 

此前,中国最大资本公司曾于今年1月25日递表,医疗但是线上最终招股书失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平台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华医红杉注册医疗专业用户及执业医师用户计算,华医网是网递卫生为股中国最大的医疗卫生人员线上平台。 

招股书显示,表港华医网的中国最大资本线上平台主要连接医疗卫生人员、医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医疗患者及公众三方,线上公司向医疗卫生人员提供数字医学教育解决方案,平台向医药及医疗设备公司提供数字医疗营销解决方案,华医红杉以及向患者及公众提供数字健康服务解决方案。 

公司于2008年在北京成立,成立次年即获得红杉资本1600万元战略投资,2010年,华医网再次获得红杉资本1010万元战略投资。截至目前,红杉资本持有公司19.30%股权,系华医网最大的机构股东。 

2019年至2021年,华医网分别录得营业收入2.76亿元、3.97亿元和4.8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90万元、5600万元和6320万元,公司称净利润的增长主要由于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受规模经济和采取有效成本控制措施的影响。 

但是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华医网2022年截至5月31日五个月的业绩相比于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2021年前五个月,公司录得营业收入8461.7万元,净利润210万元;而2022年同期营业收入为7603.0万元,净亏损2980万元。华医网表示,净利润同比由盈利转为亏损主要因为营业收入减少、研发开支增加、发行予一名投资者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加大等因素影响。 

具体来看,按解决方案类别划分,近三年华医网的营业收入中有超过70%来自于数字医学教育解决方案,即向医疗卫生人员提供专业医学教育课程。公司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21年的收益计,华医网在中国数字医学教育服务开展机构中排名第一,占数字校外持续医学教育市场的10.1%。 

2019年,华医网累计注册医疗专业用户680万名,其中累计注册医师用户240万名。2021年,前述两项数据分别涨至1000万名和330万名。但是,截至2022年5月31日,累计注册医疗专业用户仅比2021年上涨30万名,其中累计注册医师用户仅比2021年上涨10万名。

2021年底,华医网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平均月活跃用户人数分别为40万人和210万人,付费用户数240万人,每名付费用户平均开支125元。

然而,截至2022年5月31日止的五个月同比2021年同期,月活人数和付费用户均有上升,但每名付费用户平均开支出现下降。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医网平台上的注册医疗卫生人员和执业医师数量在医疗专业用户线上平台中均位居第一,注册医疗卫生人员市场渗透率达71.4%,执业医生市场渗透率达78.6%。

目标用户数量及每名用户平均开支是支持数字医学教育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华医网能否持续吸引专业用户,维持高需求水平,并让医疗卫生人员购买或复购公司产品值得持续观察。 

在本次华医网申请港股上市的募资用途中,有部分资金将用于推出更多医疗美容课程,公司预期在2024年底将医美课程总数增加至500节,并计划于2024年前每年开展100场医美线下实践培训,课程内容开发预计费用为每节课25000元至30000元,医美课程是否会成为华医网未来新的增长极同样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 活跃在航母甲板上的\
  •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1.92% 恒生科指跌2.41%美团跌近6%
  • 江特电机一季度净利预计超去年全年,股民维权持续征集中
  • 露营获政策力挺 全产业链享红利
  • 绥化回应学生因违反防疫规定被开除学籍:撤销教育局通报
  • 伊朗外贸总额增长3倍
  • 上海国企以科技助力参与防疫硬仗
推荐内容
  • 面临上亿索赔? 这两家公司恐被退市
  • 多方位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盛京银行上海分行开辟“线上快车道”助企业渡难关
  • 台媒痛批:台当局防疫改弦易撤满是“政治盘算”
  • 余承东:涉足的领域都要做到第一 因为没人会记住第二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25亿元,环比增长0.6%
  • 工信部:按“一企一策”“一园一策”组织生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