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龙湖集团遭遇做空!上海票据交易所辟谣,吴亚军发声:并未太在意!

龙湖集团遭遇做空!上海票据交易所辟谣,吴亚军发声:并未太在意

时间:2025-07-07 02:26:59 来源:非意相干网 作者:时尚 阅读:878次

来源:华夏时报

8月10日,龙湖港股内房股全线下挫。集团交易截至收盘,遭遇做空行业公认的上海所辟“优等生”龙湖集团(00960.HK)跌幅达16.4%,报收20.9港元/股,票据引发业内高度关注。谣吴亚军

对于”龙湖股价大跌因企业商票存在逾期风险”的发声传言,在8月10日下午举行的太意小型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龙湖管理层进行了澄清、龙湖说明,集团交易披露当下现存商票余额7亿元,遭遇做空年底前逐步兑付到位。上海所辟龙湖集团相关人士亦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票据“龙湖去年开始已无新增商票,谣吴亚军且不存在任何商票违约和拒付。发声”

同日晚间,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相关公告也显示,经核实,截止2022年8月10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无商票违约和拒付记录,相关谣传并不属实。

电话会议上,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吴亚军强调:“现在是行业最黯淡的时候,我们反而要往光明去看、往机会处去看。”

“不存在任何商票违约和拒付”

8月10日下午,在龙湖举行的小型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吴亚军、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邵明晓、执行董事兼CEO陈序平、执行董事兼CFO赵轶等龙湖管理层对当日龙湖股价大跌的相关传言进行了驳斥、澄清。

对于股价大跌的情况,吴亚军直言,对于股价下跌并没有太在意,“原因主要是源于市场的惊慌。但其实龙湖是很淡定和从容的”。

有自媒体发文称,龙湖股价大跌因其企业商票存在逾期风险。对此,管理层强调,“完全是谣言,去年开始不做商票,目前商票余额7个亿,会在年底之前清零”。

由于目前处于中期报告发布前的静默期,管理层没有透露具体的债务数字,但强调目前为止到年底,所有债务都还清了,“债务结构好,现金短债比低于10%,量入为出”。另据公开资料,龙湖集团管理层曾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尚未使用的公司债、中期票据、境内综合授信额度合计达到2112亿元,还有美元债或银团贷款约4.73亿美元额度待使用。

会上,吴亚军进一步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龙湖预见这些问题是比较早的,我们依靠原则和纪律走到今天,现在依然不变,包括内外债的结构、长短债的结构龙湖都在提前安排,没有什么问题。”

随后,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关于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不存在商票逾期的公告》也指出,近日,网传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存在大量商票“逾期”记录。经核实,截止2022年8月10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无商票违约和拒付记录,相关谣传并不属实。“上海票据交易所致力于维护票据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对于这种通过谣传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谴责。”《公告》强调。

未来生存下来的企业会有更好的成长

瑞银于8月10日发布的一份评级报告,则被认为是引发龙湖股价大跌的另一关键因素。

在该份报告中,瑞银其根据2021年底的闲置现金及2022年上半年的现金流出情况,来衡量4家房企碧桂园、万科、龙湖和旭辉的现金消耗率,并对需要多少合同销售量能够使其现金流达到收支平衡进行评估。

在该份报告中,瑞银将龙湖集团由“买入”下调至“中性”,目标价格下调至25.7港元,这也引起了外界对龙湖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担忧。

对此,龙湖高管以明确的数据给予投资者充足信心。

销售方面,8月9日晚间,龙湖公布的7月销售数据显示,7月,龙湖实现权益销售额118.5亿元,环比减少26%;1-7月,龙湖累计实现权益销售683.6亿元。

“目前销售可覆盖现金流,之前会用销售来收购商业地产,上半年销售有下降,7月全口径销售180亿,同比接近回正。”在电话沟通会上,管理层坦言,上半年的疫情和7月“断贷潮”对销售有影响,但预计全年销售和利润还是有同比增长,未来生存下来的企业会有更好的成长。

与此同时,管理层透露,“一线销售情况非常良好,8月杭州开盘,预计会很快出清,改善客户的购买力较强。龙湖目前进入68个城市,是top10中覆盖面最窄的。”不过,今年3-4线整个市场的销售仍然处在低位,房价继续下跌中。

此外,对于项目合作、是否存在公司需要收购出险合作项目等问题,管理层介绍说,龙湖不做非标,控制项目层面融资,股东只能拿走成本+项目估算盈利的一部分,对合作方筛选严格;对于合作项目,龙湖会留足项目的钱,把合作方的风险隔离了,合作方准入清单严格,不允许用合作方股权抵押。

而对于龙湖未来的发展,吴亚军则表示,未来5年的策略和打算是什么、怎么增加持续性、经营性收入,这是龙湖的规划和目标。“我们知道很难,但这个时候反而是我们看机会的时候了。现在是行业最黯淡的时候,我们反而要往光明去看、往机会处去看。”吴亚军显得十分乐观。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高途发布Q3财报,SEC调查终止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了1.3万亿元
  • 国泰君安:折扣力度加大有望带动需求回补 关注618大促对产品驱动型品牌公司的催化
  • 300亿资金疯抢一个5亿城投债!投资者懵了,投行懵了,发行人也懵了!
  • 东航涂装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 快手做回快手,但现在并不是“赚钱”好时机
  • 香港金管局:中国经济前景有利增强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 杨元庆内部信:经过多年投资,三个业务终于成为了新引擎
推荐内容
  •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持续优化金融供给,进一步做好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
  • 大厂、大学、大居多,上海松江已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1528个
  • 利空欧元!野村证券称欧元不再便宜
  • 知乎越亏越多,高管回应裁员风波:员工数较年初变化明显
  • 央行行长易纲: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是比较有力的
  • 省市方舱队中抵沪最早、队员最多,又有2054名江苏医护启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