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启航 是机遇更是责任!

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启航 是机遇更是责任

时间:2025-07-06 23:59:15 来源:非意相干网 作者:探索 阅读:283次

个人养老金业务稳步推进。金融机构金业近日多家公募基金公告,个人公司旗下的养老遇更养老目标基金将成立个人养老金专属Y份额,并对成立后的航机Y份额管理费、托管费等实施费率优惠。责任此外,金融机构金业近期已有多家券商通过了中国结算关于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验收测试。个人

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养老遇更落地,对于资本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是航机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有机构测算,责任2027年、金融机构金业2032年我国个人养老金规模将达4956亿元和31320亿元。个人海外经验看,养老遇更个人养老金最终会通过养老目标基金等产品投向资本市场,航机无论是责任债券还是股票都有望吸收大量资金。其长期投资的属性,会改善市场资金结构,提高市场稳定性,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作为中介的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有望充分享受红利,但也需要意识到,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第三支柱”重要构成部分适时推出,承担起了扩大养老金储备容量、应对老龄化冲击、平衡代际养老赡养负担等重要使命。金融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不仅要看到机会,更要关注责任。

一方面,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在政策大力支持基础上,各家金融机构要积极承担起投资者教育的责任。一般而言,最需要养老体系帮助的是低学历教育、低收入群体,但根据《中国投资者教育现状发展报告(2019)》, 高中及以下学历投资者长期接受投资者教育的比例仅为32.7%,每周接受金融教育的时间超过3小时的比例为17.44%。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符合个人养老金投资需求的养老目标基金资产净值仅有1036亿元,发展相对缓慢,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投资者对该类产品认识不足。

另一方面,现有的金融产品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个人养老金业务需求。养老理财、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及个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规模普遍偏小。金融机构必须加大低波类产品的储备与创设。这要求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公募基金为主的产品提供方通过开发去方向化策略、增加金融衍生品运用、减少短期考核等方法,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多风格稳定、策略清晰、长期业绩良好、运作合规稳健的多元化养老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其推出意义影响深远。各方金融机构需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深度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深度绑定,推动我国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遭遇高瓴清仓式减持 良品铺子却走出“准地天板” 啥情况?
  • 搜狐2022年Q1营收1.93亿美元 盈利900万美元超预期
  • 金鹰民族新兴韩广哲:去年叫嚣巴菲特,今年被市场追着打
  • 高通宣布5月20日举行2022骁龙之夜活动
  •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
  • 微信安卓8.0.23最新官方内测版下载发布 “性能检测工具”又没了
  • 俄媒:北约秘书长称将最大程度缩短瑞芬入约过渡期
  • 河北廊坊首套房贷利率降至与LPR利率持平 最低可至4.6%
推荐内容
  • A股上市公司数量破5000,“中字头”掀涨停潮!券商最新解读“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 南方基金司南投顾正式上线广发证券 再拓基金投顾新蓝海
  • 4月结售汇顺差190亿美元 跨境资金流动平稳
  • 湖南汉寿两年48次曝光公职人员及家属违法停车,已有上百人被公开通报
  • 深圳辟谣:“全城静默管控”系误读!社会面阳性个案明显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 俄媒:乌高官抱怨欧盟未供应足够燃料 乌境内已“无油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