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IMF总裁警告:今年将比2022年更艰难!

IMF总裁警告:今年将比2022年更艰难

时间:2025-07-09 07:35:17 来源:非意相干网 作者:休闲 阅读:832次

新年伊始,告今更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就对全球经济发出警告:今年将有三分之一经济体陷入衰退,年将难形势比去年更艰难。比年

在格奥尔基耶娃的告今更艰警告中,欧盟将无法躲过衰退,年将难亚洲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由于其强大的比年劳动力市场,美国可能会避免陷入衰退。告今更艰

格奥尔基耶娃对美国的年将难预测与该国经济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美国媒体对23家主要金融机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比年超过三分之二认为美国将于今年陷入衰退,告今更艰且失业率将上涨超过5%。年将难

2023年第一天,比年格奥尔基耶娃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指出,告今更艰今年将是年将难“艰难”一年,艰难的比年原因是全球最大三个经济体——美国、欧盟和中国的经济活动同时疲软。

格奥尔基耶娃称,当三分之一经济体今年陷入衰退时,即便没有陷入衰退的国家也会有衰退的感觉。

去年10月,考虑到俄乌冲突和高通胀持续以及主要央行加息,IMF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7月预测的2.9%下调至2.7%。格奥尔基耶娃的此番表态也意味着IMF可能会继续下调今年预期。

具体到不同经济体,格奥尔基耶娃认为,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在未来数月将处境艰难,影响中国、亚太地区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她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改善。

格奥尔基耶娃还警告,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欧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今年欧盟将有一半成员国陷入经济衰退。

欧盟委员会去年11月已经预测,随着通胀率继续攀升,欧元区将在冬季陷入衰退。报告认为,高能源价格将继续打击消费者购买力、导致通胀延长,预计欧元区去年的通胀率为8.5%,今年回落至6.1%。在各国中,德国或成为经济衰退最严重的国家,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6%。

去年12月,欧盟委员会经济事务专员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再次指出,由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欧元区和大部分欧盟国家将从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陷入两个季度的经济收缩。

欧盟委员会预测欧盟今年通胀率为7%,到2024年降至3%。去年在欧盟各国中,波罗的海三国的通胀率最高。爱沙尼亚预计通胀率达到19.3%、立陶宛18.9%,拉脱维亚16.9%。

而欧盟之外的英国已经陷入衰退,此前英格兰银行警告英国将面临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衰退。《金融时报》周一公布的对101位英国经济学家调查显示,超过五分之四的经济学家认为英国今年将面临G7国家中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衰退。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相比其他国家,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引发的通胀将在英国持续更长时间。为应对通胀,英格兰银行将继续保持高利率,英国政府将实施紧缩财政政策。

有经济学家认为,英国今年的衰退会比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更糟糕,将同时出现实际工资下降、财政状况紧张和房地产市场调整。

对于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格奥尔基耶娃预测,由于该国失业率处于历史低水平,美国可能会逃过经济衰退。她称美国经济是最有韧性的经济,如果美国能保持韧性,可能会帮助全球度过今年的困境。

格奥尔基耶娃的这番预测与美国经济学家的看法相左。

周一公布的对23家大型金融机构经济学家的调查,相关机构都与美联储有直接业务。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将在今年陷入衰退,还有两人预测美国将在2024年陷入衰退。

巴克莱银行、美国银行等机构认为美国消费者从前几轮新冠刺激计划中获得的存款已所剩无几、房地产市场下行、银行收紧贷款标准都将导致美国陷入衰退。

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家庭的超额储蓄已从最高峰时的2.3万亿美元下降到了1.2万亿。德意志银行预计,美国家庭的超额储蓄将在今年10月耗尽,消费者需求也将随之下降。

大部分经济学家还预测,美联储将在今年第一季度继续加息,第二季度暂停,之后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开始降息。预计降息后,美国经济和股票市场将在今年最后几个月复苏。但在降息前,大部分经济学家预计持续加息将推高美国的失业率,失业率将从去年11月的3.7%升至5%以上。

在接受调查的23家金融机构中,只有五家机构认为美国今年能避开衰退,其中包括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

这五家机构中大部分预测美国今年经济增速为0.5%,虽然为20年来最小增幅,但依然处于正增长。高盛集团则预测美国经济增速能达到1%。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内蒙古赤峰:首套房公积金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二套房首付比例30%
  • 海南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秘书长刘诚被开除党籍
  • 啥情况?两家万亿头部中小银行大股东齐出手“护盘”!股东高管轮番增持,低迷股价能否逆转?
  • 财政提前发力!财政部提前下达明年转移支付超6000亿
  • 11月LPR报价按兵不动 机构预计年底前调降可能性偏低
  • 加拿大外长发表涉中国言论,赵立坚回应:我想强调三点
  • 中汽协李邵华:皮卡在全国解禁是必然趋势,给予消费者充分选择权
  • A股入摩“三步走”三周年:主题基金规模翻倍
推荐内容
  • 明年中国经济怎么走?A股机会在哪里?这些券商给出解答......
  • 不盯价格 酒类渠道“双11”打起温和战
  • 聚焦进博会|美妆业“大卷”:国际品牌投资本土品牌,本土企业收购外资品牌
  • 台积电在美设3纳米厂?台湾地区经济部门:先进制程留台方向不变
  • 天津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高质量轨道
  • “双十一”广州现楼盘大促销 现在是买房好时机吗?